找到相关内容1519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没有心灵文明,那来物质文明?

    语言、哲学、科学、文学等文化文明?  所以,我们的社会愈来愈文明,这就是进步;愈来愈进步,这就是文明。佛经里所谓东方琉璃净土、西方极乐净土,都是心理的文明世界;佛陀的清净法身、圆满,也都是文明的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2466918.html
  • 信念与皈依

    的皈依。密宗皈依之对象——三宝:佛、法、僧,三根本:上师、本尊、空行,三:法、、化——非为九种不同之实体,乃为胜义皈依之九种互相依存相连而不可分离之相面。  法身是众生之胜义自性,自性空然具足一切功德,遍满而非一般所能觉知。法身为一切之本——法身母也,犹如水晶般乃展现一切法之根本。  是法身之清净、自生、不断显现。金刚乘行人观其本尊为身相,然直至修持极深且极清净时,方于其心中自然显现...

    黎日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973554.html
  • 金刚宝冠(黑宝冠)之甚深义藏

    的证悟德行。   不变的法界  金刚宝冠之颜色为深蓝色;代表所有一切现象不变的真实本性~法界。证悟亦是不变的,就如同虚空一般。此虚空在这里是以深蓝色作为其表征。   三  金刚宝冠(黑宝冠)顶上之三端点。一点位于中间,另二点位于二边。其意代表:自然自生呈现之三──法身、及化身。   坛城之主  金刚宝冠(黑宝冠)之顶端严饰。其义代表:在金刚乘教法中智慧之顶峰及一切坛城之主,同时亦表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095573778.html
  • 噶玛噶举教法传承渊源

    成就者之一。 证悟的瑜加士帝洛巴直接由法身金刚总持佛的领受法教后,他依止了四位上师,接受并融合了四个成就传承的法教;此法教如黄金念珠般的代代相传。帝洛巴之后依次为:大学者那洛巴,将佛法带入西藏之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095673779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一切法即是佛法

    果报,就是圆满,庄严净土。无私的生活,从利他中完成自利,这是多么积极的人生! 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1376912.html
  • 读诵地藏经的几个过程(仅供同修参考)

    应心,心开福来,轻灵清自在法喜。最后,再也看不到业力,只有愿力。 感想:深刻感觉地藏经对于身上的业力有殊胜的净化力。 注记:诵经要有信心与诚心,信心生力量,有多少信心就有多少力量,信心若是一时情绪兴起,不会长久的,唯有通过自己亲证,才能升起真正的信心,信念与智慧,真正的信心不是迷信,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省自觉。 愿以此功德。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。下济三途苦。 若有见闻者。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3281420.html
  • 显宗和密宗的差别在什么时候消失

    现象,身体也开始逐渐变成虹光,此虹光可以直接带到佛的果位,最后成为佛的。   密宗通过无相圆满次第的修法,就可以证悟龙树菩萨《中论》中所讲的空性;而用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,就可以证悟无著菩萨的...即没有登地之前。   也就是说,在没有登地之前,显密确实有很大差别,但在登地以后,就没有差别了。例如,在显宗里没有金刚的概念,更不可能有其修法,这是密宗特有的一个修法。密宗认为,人的身体虽然是不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

    |显宗|密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6064985799.html
  • 海内第一名塑:灵岩寺的佛

    殿内正中有通体贴金的铜铸三身佛,中为法身,名为毗卢遮那佛,由藤胎髹漆塑造,宋治平二年(1065年)由钱塘运至灵岩;东侧为,名卢舍那佛,为明成化十三年(1477年)用2500公斤铜铸成;西为应,名...

    仪孝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6113187565.html
  • 我为什么说地藏王菩萨只要一元

    四大阿僧祇劫)漫长时间的菩萨道。   菩萨行者选择漫长的修行时间,难道只是为了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圆满的无上佛果?我想这并非菩萨行者放弃易行解脱道,而选择难行菩萨道的初衷,菩萨行者决定走上这条...

    张从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3789010.html
  • 震撼得掉泪:面对屠刀的念佛人!!

    最后一刻,依然能够坦然地面对并接受自己过去世的因果,勇敢镇定地去面对当下的这一切,而且生起极大的忏悔心,正念分明,一心念佛,神超净土,尽此一,求生极乐国。因为念佛人深信阿弥陀佛有着极其殊胜的四十八...

    佚名

    |念佛|临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7325792032.html